口罩,醫生,消毒,隔離……成為了2020年初的高頻詞。面對突發的新冠疫情,每個人都深深體會到了無力感,甚至恐慌。這讓人們開始真正關注“公共衛生”的問題。
“除了財物性的捐贈,我們更在思考,作為設計師,應當‘捐贈’何物?”這是設計師周宸宸的一句心聲。
周宸宸聯系了有同樣感受的小伙伴——產品設計師陳旻、本無工作室、ABOVE品牌、建筑師孫大勇、平面設計師王子僑,發起了一個名為“Create Cures”(創造治愈)的公益活動。Create Cures(創造治愈)簡稱CC,CC也是在醫療中常用的計量單位。
短短兩周時間,設計師們從日常生活的場景出發,提出了6個“公共衛生”議題的概念方案!栋槽D》對他們進行了特約采訪,希望能給大家帶來更多思考。
口罩手帕
設計師 陳旻


請左右滑動
我們大多數人對手帕的印象,或許已停留在兒時父母將其別在我們衣襟上,反復囑咐我們注意衛生的時候。之后,它就被隨手可得、用完即棄的紙巾逐漸替代了。但是,離開了手帕的我們,生活得足夠衛生嗎?
我們嘗試回憶一下,是不是遭遇過在公共洗手間剛洗完手無處擦拭到處亂甩的人,隨地吐痰、毫無遮掩地打噴嚏咳嗽的人,用完紙巾隨處丟棄的人。我相信我們的答案是一樣的。更別提對以木漿為原料制作的紙巾所造成的資源浪費。
設計師陳旻希望在疫情褪去之后,倡導手帕的回歸,提高民眾的公共衛生意識。

通過研究傳統手帕,陳旻結合此次病毒傳播的情況,做出了一款手帕的改良設計——口罩手帕。

這款口罩手帕,除了原有的擦拭、掩口鼻的功能外,經簡單折疊即可變身為一個6層棉紗的應急口罩,以減小自己身體不適時對他人產生的影響,或身處不良衛生環境時,對自身健康狀況產生的威脅。

陳旻說:“我們希望更多的人,把這樣的口罩手帕帶在身上,更把他人放在心上,保護自己的同時,保護這個我們共同的家。”

設計師 陳旻
先后于世界三大設計名校深造,精通五國外語,連續十余年受邀參加米蘭設計周的工業設計師。為Swarovski、Nike、Starbucks, Veneta Cucine、 de Sede等國際知名品牌提供設計服務,2019年任LOEWE國際工藝大獎專家評審,2020設計上海Neobject展覽創始策展人!都~約時報》在杭州城市?袌蟮懒岁悤F位于杭州的設計事務所,《ICON》評價他為“目前中國最具天賦的本土設計師”。
《安邸AD》對話
AD:面對社會突發的疫情,現在心情如何?對你的實際工作和生活產生什么直接影響?
CHEN:現在的心情逐漸平靜下來了;但是對底層勞動者和一些小型經濟體遭受的損失還是非常同情。
生活的便利度當然受到比較大的影響,但還在可以控制的范圍內。
工作方面,國內所有的項目全部停擺,相信大家都是一樣,就連歐洲和日本的客戶都好像聯系中斷了,米蘭展的邀約至今沒辦法回復。
AD:這會改變你看待設計的角度么?會不會改變你未來的一些職業規劃?
CHEN:沒有改變,我一直都是把設計當成一種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經過這次的疫情,我更加覺得設計應該深入到我們社會的方方面面,會對社會的運行、緊急事件的應對都會很有幫助。
職業規劃的話,對獨立設計師來說,其實就是時間的規劃。今年我會投入更多的時間在環保和泛公益議題的設計項目中。在設計方向上也會更多考慮新型材料的嘗試,我之前就說過設計師是一個危險性很高的職業,因為我們的工作本身很容易就會給自然和地球造成損傷,所以我們更有責任通過設計去改變一些有偏差的認知,引導行業的發展,而不是一味被市場帶著走;我接下來會花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和踐行這些方面。
AD:作為一名設計師,你現在最想做的是什么?
CHEN:做一些從微小之處入手,對社會有益的設計。比如這次的Create Cures我們設計的應急時可以變身成口罩的手帕,希望大家用手帕代替紙巾,減少不必要的林木資源的浪費,同時更關注自己在公共場合的衛生行為。
家用小型消毒機
設計師 周宸宸


請左右滑動
現在,“消毒”已然成為我們從外面回家后的第一大事,但不論是使用紫外線燈還是消毒液,都需要我們去主動操作,且需要一定時間來養成這一行為習慣。
那么,如何在不改變人們的日常生活行為習慣,不需要專門“培訓”,就能實現對于日用品的“無意識”消毒呢?

周宸宸設計了一款家用小型消毒機,將玄關處使用的托盤與消毒燈結合到了一起。使用者回家時,可以下意識地將手機、鑰匙、錢包等攜帶大量外部污染物的日常物品放于托盤中,按下罩體即可激活內部的紫外線光源,持續60秒后罩體自動彈開,而日用品將會再次呈現在人們的視野范圍內,方便尋找和取用。

此外,紫外線光源設置于托盤底面,它可通過罩體內部的反光涂層,讓消毒光線360度覆蓋住物品,以實現日用品的無死角消毒。

如此一來,既可以不改變使用者的日常生活習慣,也能避免人體及寵物暴露于紫外線燈的照射下而受到傷害,同時還可以便捷且高效地完成日用品的消毒,一舉三得。

設計師 周宸宸
產品設計師,Frank Chou Design Studio創始人,HC28、良辰、梵幾等品牌簽約設計師。榮獲米蘭國際家具展衛星展【Salone Satellite Award】獎項,以及由巴黎時尚家居設計展Maison&Objet選出的【Rising Talent Awards China新銳設計師中國獎】。除此之外,周宸宸還是設計上!綯alents】區域以及【Creation of Creators】展覽的發起人、創始策展人。
《安邸AD》對話
AD:面對社會突發的疫情,現在心情如何?對你的實際工作和生活產生什么直接影響?
CHOU:產品設計師是準悲觀主義者,會焦慮,面對社會,會下意識地去思考改變的方法。面對取消的項目和不確定的公司收入,要冷靜的保持平衡。
AD:這會改變你看待設計的角度么?會不會改變你未來的一些職業規劃?
CHOU:不會。去年年初在一個演講上,我提到了人類面對的主要問題已經不再是以國為界的自由升級與物質升級了。環境污染、文明爭端還有生物病毒等問題,將會是全人類需要共同面對的危機,這將是我們這一時代設計師需要去面對和解決的問題與使命。你越懂設計的意義,便能夠越早得清楚做什么設計,和怎么做設計。
AD:作為一名設計師,你現在最想做的是什么?
CHOU:我們首先還是要確保自己和團隊可以生存下來,并且要以對的狀態存在。而Create Cures這個活動,就正是我現在最想做的,也認為最有意義的一件事!

安全倉
Benwu Studio 本無工作室


請左右滑動
新冠病毒極具傳染性,很多企業不能馬上返工。但是還有數以百萬計堅守在醫療前線、警察消防、政府機關等單位的人們。當他們脫下防護工作吃飯的時候,危險也隨之而來。

Benwu Studio 本無工作室為這些依然堅守崗位的人們設計了一個DIY安全倉。為了能讓更多人受益,他們選用了生活中最常見和容易購買的材料,如PVC管,厚塑料袋,松緊帶,尼龍袋,3M防水密封膠帶,正壓送風機,防毒面具濾芯等。

安全倉的原理是制造負壓,讓空氣經過3M濾芯的過濾后排出倉外。為了使用過程的舒適性,本無工作室設計了一個彈力袖口式樣的脖子和手腕收口機關,類似于一次性浴帽,這樣工作人員就可以在辦公室環境中相對有安全保障地工作吃飯。當一天工作完成以后,可以啟動UV燈對工具進行紫外線消毒。


Benwu Studio 本無工作室
本無工作室(Benwu Studio)成立于2012年,由中國年輕設計師王鴻超和游鵬共同于紐約創立。最初,兩位創始人專注于進行材料試驗和工藝研究上。直到2015年,隨著室內建筑師葛煒,耿鵬龍及產品設計師鄧綺云,馬天的加入,Benwu成為了一家多領域跨界公司。Benwu目前分別于北京、上海和紐約都設有辦公室,并由多名經驗豐富的設計師構成,曾獲《安邸AD》2016“中國最佳設計新星”。
《安邸AD》對話
AD:面對社會突發的疫情,現在心情如何?對你的實際工作和生活產生什么直接影響?
Benwu:我們和大多數人一樣自覺隔離在家,每天通過網絡了解外界消息。經歷了這么多天事情的變化,既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也看到很多充滿責任感和勇氣的事例。目前明顯有轉機了,我們也是保持理性面對疫情,然后專注投入工作。本來計劃中參加的國內外展會和發布,有部分不能成行,也有一部分推遲。不過暫時還算不上損失,趁這段時間可以對作品再加以打磨吧。
AD:這會改變你看待設計的角度么?會不會改變你未來的一些職業規劃?
Benwu:在緊急的公共事件中,實體的設計很難直接迅速地去改變什么,但我們特別注意到了數字化工具在發揮越來越關鍵的作用,例如有人在網上組織捐助物資,小學生用辦公軟件遠程上課等等。我們在這之前就準備更加積極地加入數字化內容,看來這個判斷是正確的。
AD:作為一名設計師,你現在最想做的是什么?
Benwu:在非常時期才能看到平常時期有多珍貴。希望疫情盡快結束,大家都恢復正常工作,畢竟設計師從來都不是孤立的,我們與各方都緊密相連。目前我們有更多時間對過往作品進行梳理和總結,也在做一些公益性質的案例,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點啟發和信心。

蝙蝠俠歸來
建筑師 孫大勇


請左右滑動
這次的疫情源頭之一說是蝙蝠,而控制冠狀病毒傳染的兩個因素是距離和溫度,因此,建筑師孫大勇采用仿生設計原理,以蝙蝠為原型,設計了一個可穿戴式的空間裝置,讓我們在外面時可以得到有效的隔離,確保安全。


裝置表面的紫外線輻射網絡可以升溫,從而對周圍環境進行殺菌。讓接觸變為消滅病毒的途徑,而不是傳播病毒的途徑。同時裝置采用可折疊的結構,在我們需要和外界接觸時可以自動打開。

建筑被稱為是人類的第三層皮膚,我們沒有任何時候比現在更需要一個保護自己的空間了。小時候我們心中都向往能做“蝙蝠俠”,做一名除惡揚善的英雄,可能今天真的要夢想成真了。

這次疫情讓我們失去了曾有的安全感,在之后,我們似乎更需要一個殼能把我們包裹起來,與這個世界拉開距離。但是,孫大勇更希望,人類能通過這次疫情事件吸取教訓,善待自然,保護環境也是保護我們自己!

建筑師 孫大勇
Penda China建筑事務所創始合伙人及主創建筑師,堅持生態綠色設計理念,提出“少即是愛”的觀點。作品受到國際媒體廣泛報道,代表作品鴻坤美術館被Time out雜志評為北京最值得關注十家美術館之一。同時獲得多項國際獎項,2016年被美國Architizer A+ Awards評為“年度最佳新銳建筑事務所”, 2015、2017和2019年三次入選AD100最有影響力的中國設計師榜單。2018年作為國際競賽Evolo中國評委。2018年受邀參加首屆中國探索家——未來生活大展。2019年時尚家居年度人物。Dezeen Award 2020 評委。
《安邸AD》對話
AD:面對社會突發的疫情,現在心情如何?對你的實際工作和生活產生什么直接影響?
SUN:疫情給我們的工作確實帶來了一些影響,比如辦公室園區都封閉了不能去上班、在家不能下樓去買菜等,但我覺得利用這樣的機會,更深刻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對于一名建筑師來說也不是壞事,或許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AD:這會改變你看待設計的角度么?會不會改變你未來的一些職業規劃?
SUN:由于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導致蝙蝠的棲息地也在不斷縮小,進而病毒也需要尋找更適合的途徑延續自己的生命。這一次新冠疫情的爆發,讓人類也嘗到了自己破壞環境的惡果。
其實,在建筑設計中我一直主張生態綠色的設計理念,提出“少即是愛/Less is love”的觀點,就是希望人們節約資源,減少浪費,為我們的后代和其他生物留些空間和機會,我們減少浪費的同時就是對他/它們的愛。
我相信經過這次疫情,人們在未來對于綠色生態理念應該會有更深的理解和共鳴,對于未來更多的綠色建筑落成會提供更多的機會。人們的生活環境也會越來越健康。人與自然的關系也更加和諧。
AD:作為一名設計師,你現在最想做的是什么?
SUN:我們一直羨慕蝸牛,可以帶著自己的家到處游走,好像我們現在也希望自己能有這樣一個移動的房子,跟隨我們到任何地方。這次疫情讓我們失去了曾有的安全感,但是面對病毒我們并不會畏懼,所以才有了“蝙蝠俠歸來”的這一項目設計。解靈還需系鈴人,既然蝙蝠是這次疫情的幫兇,那我們就從它的身上找出來解決辦法。

反扣口罩
ABOVE


請左右滑動
“有沒有口罩一個給我?” 這句歌詞,成為了普通人面對這次新冠疫情時的一句心聲。疫情防護的問題變得棘手,口罩也變成大眾應對疫情時必不可少的防護用品。在跟疫情抗爭的過程中,ABOVE設計團隊在發現現有口罩存在的一些問題后,設計了一款“反扣口罩”。


這款口罩有兩個特點。第一,口罩使用壽命可視化。大部分口罩使用者可能并不清楚一個口罩的使用周期。
反扣口罩通過透氣孔邊緣顯示的內置濾芯顏色的改變(由白到黑,黑即口罩失效),來提示使用者口罩壽命的終結。這種科學的提示方法,既可以避免人們因過于頻繁更換口罩造成的浪費,也可以避免人們因使用失效口罩而受到傷害。

第二,丟棄口罩時體面化。棄用口罩時,我們知道要折疊好再丟棄,以防病毒的二次傳播,同時杜絕口罩被惡性回收進行二次銷售的情況。那么有沒有更加不可逆且體面的方式來丟棄口罩呢?

考慮到這一點,ABOVE對口罩進行了一番改良。在口罩用完后,口罩深色外層可被掛繩一并撕開,綠色塑膠卡件作為僅剩的連接點,可以將黑色的外層以連接點為中心反扣到口罩內層,從而將口罩吸附的有害物質鎖在口罩當中。這時便可丟棄口罩,為我們生存的公共空間安全出一份力。

ABOVE
ABOVE 是個年輕的家居設計品牌,2017 年8 成于美國薩諸塞州。兩位創始同為羅德島設計學院的杰出畢業,他們秉持著 對活美學的份訴求,對領異標新的份執念,對點滴感動的份積累,試圖去探索家居 產品在使體驗之上的份從容優雅與功能之上的種詩意表達,曾獲《安邸AD》2019“中國最佳設計新星”。
《安邸AD》對話
AD:面對社會突發的疫情,現在心情如何?對你的實際工作和生活產生什么直接影響?
ABOVE:疫情當前,社會突發事件牽動著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整個國家都籠罩在沉寂焦慮等待的狀態,沒有局外人。但是我們應該保持著樂觀的心態,積極地配合國家對疫情的防控工作,照顧好身邊的每一個人。
對于生活的影響,個人覺得僅僅是缺少了一些便利性。對工作的影響可能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畢竟長時間的隔離與停工的狀態必然會帶來經濟的下行壓力。但是我們的團隊也剛好可以利用這難得的空檔期對當前的工作做一些系統的梳理,也相信疫情過后,我們各行各業可以迅速的恢復活力。
AD:這會改變你看待設計的角度么?會不會改變你未來的一些職業規劃?
ABOVE:我認為設計這個職業就是需要隨時準備去應對新的問題,角度不是一成不變的,不變的應該是對設計的態度。對于職業規劃是否會改變?因為ABOVE的產品自始至終都在洞察用戶的痛點,并希望在此基礎上尋找更優的解決方案,對于設計的態度我們不會改變,但是通過這次疫情帶來的社會問題,我們也許會更多的去在公共衛生領域去解決問題。
AD:作為一名設計師,你現在最想做的是什么?
ABOVE:我想作為設計師,現在最想做的就是在這疫情蔓延時通過設計傳遞愛吧!

變色計時洗手液
王子僑 × 周宸宸


請左右滑動
你計算過自己一天中洗手多少次嗎?洗手作為健康生活中的重要環節,實在有點過于頻繁和枯燥了,而且大多數人都無法準確地滿足科學的洗手時間——30秒。那么有更好的辦法讓人愛上洗手,并且讓洗手的時間剛剛好嗎?

針對這個問題,設計師王子僑和周宸宸設計了一款變色計時洗手液,其出發點便是讓這機械式的枯燥動作,在科學健康的30秒內,能夠讓我們體驗一次小魔術。

在這30秒里,洗手液的顏色由粉變藍,設計師們希望它的變換過程能夠重新喚起樂趣,喚起無數家庭細節中多彩泡沫的記憶,讓大家不再厭煩枯燥乏味的洗手過程。

同時通過洗手液顏色的變化,我們在無形中能夠知道,清洗的時間是否足夠有效,也讓我們在彩色泡沫間添加歡樂,讓平凡的生活瞬間更加多彩,更健康。

設計師 王子僑
RElab 創始人 pino wang studio主理人中國國家博物館合作設計師、故宮合作設計師、北京國際設計周前門主展場設計師、2014北京國際設計周(巴塞羅那主賓城市制作設計品贈予巴塞羅那市長。著力嘗試令自己的作品能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接受,讓文化與地域都不在遙遠與陌生。
《安邸AD》對話
AD:面對社會突發的疫情,現在心情如何?對你的實際工作和生活產生什么直接影響?
WANG:心情還是要靠大家自己來調節的,大家一定要有個積極的生活態度,這樣也不辜負一線工作人員對我們的付出。希望他們能更好地保護好自己,早日戰勝疫情。
工作上或多或少會有一定的影響,設計行業作為服務行業來說,受到的影響不是最大的,但實體經營者受到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通過這段時間待在家中,大家也會對自己的居住環境有個重新的感知,也會更加細致地體會生活在家中的樂趣;蚨嗷蛏贂鲆恍┦虑閬硖嵘约旱纳钇焚|或生活環境,讓自己的生活空間變的更加舒適美好,這些都是我們設計師希望看到的。
AD:這會改變你看待設計的角度么?會不會改變你未來的一些職業規劃?
WANG:從客觀和主觀來說都會有一定的影響。我認為設計師本身更像是生活的醫生,需要解決生活中的各式各樣的問題,這次疫情也讓大家更直觀的感受到了生命的價值。也更加珍視生命,尊重生活。
AD:作為一名設計師,你現在最想做的是什么?
WANG:想出門坐在街邊的咖啡館。曬著太陽,喝一杯咖啡。

海報設計 | 王子僑
Create Cures關注的不僅僅是當下的疫情,最重要的是希望借此喚起大眾對公共衛生與健康的關注,也希望有更多的力量、創意人士、企業或組織加入CC,作為一個更好未來的開始。
《安邸AD》:
在疫情面前,設計師在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回應現實。這次Create Cures公益活動的發起人周宸宸說,參與的設計師們雖然也面臨生存壓力,仍依舊希望為“創造治愈”獻出一分力量。
“我想這只是一個開始,一定會有更美好的事情會發生。”是的,我們都相信著。作為普通人,即便我們沒有能力改變太多,但這一切會令我們更加尊重生命、珍視健康與來之不易的愛吧。在各種困難面前,青年設計師亦有擔當。